茅仙洞地标,茅仙洞九大地文景观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>> 论坛精选  发布时间:2014.12.21  已阅 次  [大] [中]



茅仙洞地标,茅仙洞九大地文景观   

 

茅仙洞景区内主要山峰有双峰山、禹王山、烟顶山,老山、东楼山和西楼山、驴蹄山等,景区内有大小48座山头,属八公山脉。八公山名源出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神话,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典故盖出于此。  

 

1、双峰山(又名茅仙山、古称三峰山),山顶有盆地,形成双峰,山势南倾,北坡平缓,如卧狮回首,突兀淮河北岸,林壑优美,山势峥嵘,山腰有古洞(茅仙洞),建有古道院(清天观),景气秀丽,巍巍壮观。明代诗人刘源长写有《登茅仙山》:“闲看水云僧自在,浪游沙岛鸟回翔;平湖一望天南小,极目烟林树万行。” 

 

2、烟顶山:是景区内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,山上有古烽火台遗迹,是历史上闻名的淝水之战古战场,“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”成语源出于此。   

 

3、驴蹄山(又名庐题山):山体屹立于淮河北岸,气势磅礴,俯视淮河,有居高临下之感,眺望四野,远方景物尽收眼底,历史上文人墨客,寻访古战场遗迹,留下有许多不朽诗篇。传说张果老曾倒骑毛驴在此山经过时留下了驴蹄印,“张果老飞升上天,驴蹄山下蹄印赅”, 山上石榴树丛中,有一处裸露地面的岩石,清晰地显现着四个驴蹄印,前后各两个,相距约一米多,大小深浅就像一头毛驴刚刚踏印上去似的。

 

4、南天门

 

进入景区第一站南天门,是道教龙门派象征,亦称“龙门”、“鱼跃龙门”,过了南天门你已经步入仙境,南望“豁然开朗”,使你心旷神怡,一洗尘虑。

 

这里东望紫金叠翠,西听硖石涛声。极目远眺,三湖坦荡如砥,晚霞映日,波光粼粼,渔帆点点,西湖晚照即在眼前。西望有淮河第一峡。东西硖石山。峭壁如削,隔河对峙,称作“长淮津要”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,是秦晋淝水之战古战场的重要水上要塞。硖山口黑龙潭曾盛产淮王鱼。

 

5、寿唐关

 

南天门徒步至东西楼山之间的寿唐关,是一个古代关隘,是宋代巾国英雄刘金定梳妆台。四周有大马市、小马市、练兵场。尤其烟雨茫茫时节,其气势磅礴,巍巍壮观,仿佛聆听当年巾帼英雄千军万马征战之气势,亦称“寿唐烟雨”。

 

这里是古代战争 中理想的屯兵之地。五代残唐时,南唐兵马据寿州,被后周军队围困,南唐元帅李景达驰兵救援,据此一隅,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,与后周军队作战。 《宋史·张永德传》载:“世宗亲征寿州,领军前至,紫金山唐人列十八寨,战备严整。”而周世宗则在石山口筑寿唐关,前拒唐兵,后与下蔡呼应。所以便留下了 军事要塞寿唐关。

 

寿唐关在东、西 楼山两山口之间,是凤台通往寿春的交通要道。西距双峰山一公里,西边是烟顶山峰,古时有烽火台,寿唐关全是青砖砌成,关口拱形,可行车马。两侧据岗峦之山 势,“南绾寿州,北控下蔡”,东边层峦叠嶂,紧衔古南唐,关前为险坡陡道,两侧青山对峙,颇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势。过关而下,可见“女儿泉”。

 

寿唐关又称“梳 妆台”,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建造,当年刘金定南唐救驾,首先攻占了寿唐关,在此安营扎寨。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,而刘金定毫无惧色,依然在关上 梳妆打扮,然后再催动战马,手舞金刀杀入敌阵,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。后来,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,于是寿唐关也称“梳妆台”和“过驾楼”。

 

6、凤凰台

 

入南天门,依山临水可见凤凰台。凤凰,中华民族文化祥瑞之鸟,“凤凰不落无宝之地”。据《清一统志》:“县有凤凰台,相传尝有凤凰至、因名”。在民间流传着有关凤凰多次降瑞于此地的美丽传说和本县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之口碑,以及对美好未来之憧憬。

 

《凤台高歌》雕塑由中国著名雕塑家线绍武先生创作设计以“凤鸣之高台、临长淮以扼津要,衔青山以显杰灵”之意境,为游人带来祥瑞之气。

 

7、淮河第一峡——硖山口

 

这里小山幽旷,淮水环回。滔滔淮水东流,遇八公山阻挡,在此折回倒流,将硖石劈为两半,夺路而下,这就是淮河第一峡——硖山口。古称硖石口,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山峡。又是古代据险屯兵之地“淮上津要”,是淝水之战古战场之一。

 

硖石是淮河游览胜境。若风和日丽,登临硖石,寻访禹王旧迹,观看淮水碧波,置身淮上仙境,目睹“硖石晴岚”,风帆沙鸥,岸柳轻拂,令人心旷神怡。

 

硖山口,古时东硖如龙东蟠;西硖如虎西踞;淮河流过,玉澜飞舞。东峡石紧依三峰山,魏然屹立。西硖石以前为禹王山下一个悬崖,现已辟成小岛,中流砥柱,岛影如鼋,更为壮观。淮水沿八公山西南麓,浩浩而来,在此猛然向东折去,浩荡入海。

 

古往今来,无数征战,硖山口一直是据险屯兵之处。《水经注》云:“淮水又北经山峡中,谓之硖石,对岸山上结二城,以防津要”。《三国志•魏 志》:“甘露元年(公元256年), 诸葛诞据寿春,王昶军峡石”。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,这里曾是东晋军队抵御秦军前沿的重要据点。《资治通鉴》载:“(太 元八年)冬十月,秦阳平公符融等攻寿阳,癸酉克之,执(晋)平虏将军徐元喜等。融以其参军、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。慕容垂拔郧城。胡彬闻寿阳陷,退保峡石, 融进攻之。”南北朝时,淮河为南北交战的界河,峡山口在军事上的作用,更为突出。如梁、魏大战于此地,梁将尹明世屯据东峡石,大将祖悦袭击魏西峡石守军。 陈太建五年,遣大将吴明彻等率兵伐北齐,部队直抵西硖石,东峡石北齐守军不战自败。

 

站立淮水之滨,仰观石壁,却似斧削。旧传上面刻有禹书蝌蚪文,现已不见,但东南崖壁上,宋咸淳年间寿阳夏松题《筑城记》尚可辩认。当时,夏松是寿阳府的都统,在元兵大举压境之时,持同仇敌忾、光复故士之志,确实是难能可贵。

 

宋代,东、西峡 石共有四座古城堡。《凤台县志》载:“峡石山古有四城,一在东峡石顶一在西峡石顶,俗名城子,现峡山西北角尚有遗址。此两城即在 禹王山腰,山下逼淝水(西淝河),故城自山腰起,一在长山北麓,连同四城,相距不及五里。”历经沧桑四城仅存遗址,唯禹王山下的村落中,依稀可见旧宅古 墙,尚留古风。

 

硖石山岛上,立一凉亭,是清代复建的“慰农亭”,俗称“禹王亭”,亭西一株古皂角树,是硖石景点的象征。

 

8、马扒泉(马趵泉)

 

位于驴蹄山下,寿凤公路北侧。俗名:马泡泉,马趵泉和饮马泉。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出征南唐时,曾转战于此,系马于石上,马渴,以蹄蹶地,泉水涌出,故名。

 

赵匡胤(927-976)宋王朝的建立者,公元960-976年在位,涿州(今河北涿县)人,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,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,掌握兵 权。公元966年发动陈桥兵变,即位,国号宋。他用各个击破的战略,对付割据政权。先后攻灭荆南、湖南、后蜀、南汉、南唐诸国。寿唐关。马趵泉就是当时攻 打南唐时重要军事遗迹。他是历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封建帝王。

 

9、茅仙古洞

 

茅仙洞座落在双 峰山之阳,先秦时期华子期隐于在此修炼成仙(时称“子期洞”)。 据晋代葛洪所著《神仙传》记载:华子期者,淮南人也。师从禄里先生学习道术(禄里为复姓,也作“甪里”),竟一天比一天年轻起来,同时他还能一天走五百里 路,能力举千斤。华子期在一年里要改变十二次模样。后来,他得道成仙,隐身而去了。

 

公元前156年西汉时茅氏三兄弟来此出家修道,故名茅仙洞。

 

这里山脉逶迤而 西,起伏跌宕,蓄势盘结,西揽硖石,造就一派群峰竞秀的壮丽景观。这里是寒武纪形成的山丘。山中林壑幽美,佳树葱笼,花灼草丰;山下淮水如练,牵来绕去, 山石倒长,南倾北仰,斜指南天。自古代就是淮上佛道两教传习胜地,更是游览佳境。历代知名文人雅士,留连其间,唱和题咏,为茅仙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

 

茅仙洞道观是真洞、三茅殿、清天观和硖石寺(香山寺)的统称,为安徽三大重点宫观之一,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真洞座落在双峰山南崖峭壁上,是一个天然石洞。洞上筑有三茅殿,殿中供奉三茅真君塑像。洞前东西两侧,各有六角古亭一座。

 

这里是茅仙洞道观前山门,门上“清天观”三个大字。字体俊秀遒劲,是寿县籍、书法家汪以道题写。此观是在1936年已故本道观持苏理纯道长监修。门前古梧桐树名为“披甲桐”。

 

道观的前院,院北峭壁上,藤攀荆榛,悬丝垂珠;点点山花,含英吐艳。崖前两大株“和靖古梅”,是宋代诗人林逋手植。虬劲勃发。梅间银杏,皮润叶茂,直立伸向崖顶。

 

道观后院是一排古朴典雅的徽式道房厅屋,明代古建筑;院左为两株南倾的“盼君柏”。从此处拾级攀援,一睹假洞。这个洞是人工开凿,供道家练静功的场所。

 

此地自古以来形成的佛道交替住持庙宇现象,三清殿所祀神像,佛道并尊,也是本观的宗教特色。

 

“庭院深深深几许”,大殿后院是新修复的二层仿古阁楼(望淮楼),凭栏远眺八公诸峰,时而晴川历历,时而云行雾绕,奇幻莫测,令人明目清心,是体现茶道的休闲场所。

 

    “洒酒迎风古洞边,凌曾直上翠微巅”。绕过寺观,再向上攀援,可直达双峰山顶。立于三湖石上,放眼三湖,平畴万顷,碧波耀金,“近水远山皆有情”,又是一番情趣。远眺寿 春古邑,紫气腾腾云铺地;近瞰凤台县城,鳞次栉比楼擎天。东顾寿唐关,遥想巾帼破阵去;西览硖山口,犹闻惊涛挥师来。驻足其间,足以极视听之娱。
收藏本页】【复制本页】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  【】【】【
版权所有:网上太岁庙 QQ: 664285275   450957508    微信wxbgf1(后面是数字1   太岁符淘宝店
 
技术支持:淮南讯网 皖ICP备09011201号    

皖公网安备 34040002000459号